新闻详情

连载|网球知识(一)场地篇

发表时间:2022-04-26 13:46
文章附图

赛场,是一个承载着梦想与热血的地方。在这里,我们看到过精彩绝伦的赛事;在这里,我们拥有过很多感动与难忘的瞬间;在这里,我们也见证了从籍籍无名到熠熠生辉的成长。

图片

沸腾的赛场(图/来源于网络


我相信一定有小伙伴有这样一个热烈的梦想,一个进入网球赛场的梦想、亦或是通过对网球的兴趣来强身健体的愿望。那么、在学习技巧之前,不妨让我们先从认知脚下的这片“热土”开始吧!


网球场地可分为室外和室内球场,按照其不同的材质,可以划分为我们耳熟能详的草地球场、红土球场、硬地球场以及地毯球场四大类,其中硬地场地是最为常见的。下面就让小编带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这几类球场的特质。


一、草地球场

草地球场是起源最早、历史最悠久、最具传统意味的一种场地,以全英草地网球俱乐部最为著名,其特点是摩擦最小且弹跳最低的 (硬地的3/4) , 因此属于典型的快速球场。

图片

草地球场(图/来源于网络)


在草地球场上,被击打落地的网球会有打滑现象, 导致球速较快,使球员准备击球的时间大为减少,极其考验选手的反应性与敏捷性。


草地上的削球也要比起其他场地威胁更大,因为面对快速的发球时,留给选手的反应时间并不多,但同时草地网球又必须多上网,因为落地反弹球的处理难度更大。


由此不难看出,草地球场当属“进攻型”球员的天下,而费德勒便是当之无愧的草地之王,截至目前为止,他拥有19座草地单打冠军头衔,远超其他选手。

图片

驰骋赛场的草地天王费德勒(图/来源于网络 )


二、红土球场

红土球场也称土场、泥地、沙地或三合土场,   其中以法网罗兰加洛斯球场的红土最为著名。标准的红土场的结构分为5层,厚度可达80厘米。


平常能看到的只是表面的滑步层,它是碾碎的红砖粉,只有1-2毫米厚、第二层是粉碎的白色石灰石,大约6-7厘米厚、第三层是7-8厘米厚的煤渣、第四层是至少30厘米厚的碎石砾、最下面一层是石块组成的排水层。

图片

传统红土网球场结构图(图/法网官网)

此外,在土场这个大的类别中,还包括绿土和蓝土球场,比如美国的查尔斯顿站一直使用绿土,球速比传统红土快,而西班牙的马德里站曾用蓝土做表层,但被球员抱怨太滑了而只使用了一年。

图片

蓝土场(图/来源于网络)


在红土场地,被击打的网球落地时与地面有较大的摩擦, 球速较慢, 球员在跑动中特别是在急停急回时会有很大的滑动余地, 对球员的体能与意志都有极大地考验。


红土上的球速虽然更慢,但上旋球的弹跳变得更高,这时施以强烈的上旋,球落地弹起来之后往往直奔对手的肩膀高度,又重又转,形成底线压制,纳达尔就是靠这一招制约费德勒的单反。


纳达尔拥有的90个单打冠军头衔中,有62个是来自于红土球场,妥妥的红土之王啊!

图片

红土之王纳达尔(图/来源于网络)


三、硬地球场

硬地球场也被称为橡胶球场, 是包括美网公开赛、奥运会、ATP年终总决赛等大多数职业网球比赛的场地,是最常见的一种场地。


硬地一般地质弹性好,表面平整、硬度高,球落地之后反弹高、球速快,是对球员综合能力要求最高的场地,要求球员做到攻防兼备。

图片

硬地球场(图/来源于网络)


由于硬地比较容易维护,赛事是最多的。四大满贯中澳网和美网皆为硬地,中网、武网也是;ATP和WTA巡回赛中硬地占到高级别赛事的一半以上,所以得硬地得天下。

图片

硬地之王德约科维奇(图/来源于网络)


硬地球场其实有分类,分为快速硬地,慢速硬地和室内硬地球场。

图片   图片 图片

           快速硬地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慢速硬地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室内硬地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图/来源于网络)


快速硬地球场让球员们击球的准备时间较少,在快速硬地球场上,容易击出让对手无法回击的球。


慢速硬地球场以上旋球及球员追球为多,所以侵略型底线型球员的打法在这种场地上是比较占优势的。


室内硬地球场空间封闭,不会受到外界天气,温度等环境影响。


四、地毯球场

地毯球场这是一种“便携式”可卷起的网球场,一般用专门的胶水粘接于具有一定强度和硬度的沥青、水泥、混凝土底基的地面上,有的甚至可以直接铺展或粘接于任何有支持力的地面上,其铺卷方便、适于运输且有非常强的适应性。

图片

地毯球场(图/来源于网络)


一般来讲,地毯球场的球弹跳速度是最快的,球的弹跳高度次低,但是场地较滑,对于球员来说是不安全的,出于减少球员伤病的考虑,2009年ATP取消了各种地毯赛,从此在职业赛事中,也难觅其宗了。



分享到: